紫贝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紫贝拾遗三编后语 [复制链接]

1#

紫贝拾遗

原创文章,欢迎转发,谢绝转载!

作者丨张大雁

图片丨韩兴

年9月3日,《紫贝拾遗》第一、二册新书首发仪式在文昌举行。这场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宜”的盛会,吸引了《紫贝拾遗》的作者以及读者数百人。上至耄耋老者,下至垂髫稚子,济济一堂,读书吟诗,相谈甚欢。

喧嚣过后,一切重新归于平静,然而我们记录文昌人的集体记忆的旅程并未止步于此。在《紫贝拾遗》第一、二册正式出版之后,仍然有许多稿件源源不断地飞入编辑部的邮箱。越来越多的文昌人加入了我们的行列,用他们独到的眼光寻找发生在家乡的真善美,把一个个饱含真情的故事述诸笔端,无私地奉献给广大的读者,集结成了《紫贝拾遗》第三册。

《紫贝拾遗》第三册中有一半作者是新面孔,他们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文风和新的视角,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立体和多元的文昌。在这些作者中,有多位扎根于文昌、活跃在家乡各个角落的记录者。他们用朴实无华的笔触,忠实地记录着家乡的昨天与今天,描绘着这块土地上的风物与人情。我们还欣喜地看到,文昌的95后逐渐出现在读者们的视线中,成为了《紫贝拾遗》的新鲜血液。他们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出他们耳中的老文昌和眼里的新文昌,令人耳目一新。

《紫贝拾遗》第三册进一步深化了“不限题材,不限体裁,不限篇幅”的宗旨,形成了以散文、诗歌作品为主体,以小说、议论文及乡村笑话为点缀的格局。在征集稿件的过程中,我们甚至将鼓励作者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学创作,用更精妙的手法大胆地表现我们文昌的亲情、友情、爱情和师生情,向世人展现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文昌。

从主编第一次向我约稿到第三册的定稿,不知不觉中,《紫贝拾遗》已陪伴我走过了两个春秋。这两年来,《紫贝拾遗》悄悄地改变着我的朋友圈,我的日常,乃至我的思维方式。

“过去不仅仅是时间上过去。真正的过去,是把以往发生的事情反思、消化。把过去的事情写下来,就是反思和消化的一种方式。”这是蒋清野主编鼓励大家提笔记录过去的原因之一。毫不夸张地说,记录文昌的过程,恰恰是作者反思过去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。落笔之初,很多作者往往是混沌的,他们只是把留存在大脑里的故事片段写下来,然而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写,到底想表达些什么,他们往往并没有清晰的主张。在与主编们一遍又一遍的沟通中,作者们不断地进行反思、整理、消化、组织,最终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、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真情故事呈现纸面。这一过程,短则一二周,长则一整年,其间许多作者经历了困惑、挣扎甚至痛哭流涕,而后豁然开朗。人是环境的产物,家乡的一草一木虽看似不起眼,却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文昌人的集体记忆,不管是亲身经历,还是道听途说,作者在这里所叙述的一切构成了他们成长的大环境,而正是这个环境将作者塑造成了今天的“我”。我认为,写文章修改文章的过程即探索“我之所以为我”的原因的过程,它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,更好地接纳那个虽不完美却足够真实的“我”。更有意思的是,随着对自己认识的转变,作者的叙事角度和手法也发生了变化,有些文章在定稿的时候,竟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,令人神清气爽。

写到这里,我突然明白了陈晓洁副主编的那句话:“家乡给予我们的养分,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”感谢家乡文昌,养育了我的祖祖辈辈,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作的人们,在我的身上烙下了抹不去的文昌印记。感谢《紫贝拾遗》,让我在远走他乡数十载之后在精神层面与家乡再次连接,并持续不断地从这里汲取养分,滋养灵*。

季羡林先生曾说过:“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,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、承前启后的责任感。”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,我们每个人都渺小不及砂砾,我没有大师的气魄,更不觉得自己可以对人类发展产生什么影响。作为一个普通的文昌女儿,我愿意以我微薄的力量,为文昌的文化事业做一些承上启下、承前启后的工作,帮助更多的文昌人记录他们眼里的文昌和他们父辈口中的文昌,为我们的孩子勾勒出文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映像,为他们在探寻诸如“我是谁”、“我从哪里来”等问题的答案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,让他们充满力量地在人生道路上大步前行。

我参与《紫贝拾遗》的编写工作,其最大的意义与价值,便在于此。

张大雁

年3月31日

作者:张大雁

年出生于文昌县头苑镇,年毕业于文昌中学并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德语系。在外企打拼18年后重新归零,享受与语言文字为伴的惬意人生。

征稿启事

《紫贝拾遗》证明了乡土文学是可以在民间自发地萌芽、生长、开花、结果的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意识到乡土文化的兴盛远远不是一时、一人、一地的事情。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乡土文学成长的氛围,既需要大量的作者持之以恒地写作和讨论,也需要大量的读者持之以恒地阅读和批评。

我们欢迎所有作者继续给《紫贝拾遗》编辑团队投稿。所有来稿都会经过“一稿、二稿、定稿”这样一个严格的审稿、修改和校对流程。被《紫贝拾遗》编辑团队接受的文章,首先会通过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